从数字看全市妇女事业发展 61%女性培训后创业成功
上一次召开全市妇女工作会议还是在2006年。六年来,全市在妇女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法律援助、卫生医疗等方面有哪些成果以下的一组数字能够说明。
【就业创业】到2012年底,全市累计参加再就业培训的下岗失业妇女约有19.19万人次,占培训总人数的64%,经培训后平均就业率达85%,城镇女性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
参加各类创业培训女性3.65万人次,占创业培训总数的58.8%,培训后创业成功率达61%。
出台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共为1467名创业妇女发放贷款1.6亿元,建立巾帼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等173个。
【社会保障】逐步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参保人数年均递增10%以上,覆盖率已达99.6%。目前,全市参保女性产检待遇人均标准由原来的1000元提高至1300元,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达到的缴费年限由12个月调整为10个月,无痛计生手术手术费用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50%。
【扶贫帮困】实施“巾帼助困”和“春蕾助学计划”,发动社会各界累计捐款1600余万元,直接帮扶贫困妇女1.16万人次,累计资助贫困儿童近4万人次。
实施单亲特困母亲帮扶项目,设立50万元帮扶专项资金,为全市2500多名单亲特困母亲建立资料库,开展助业、助困、助医、助学等一系列帮扶活动。连续3年,每年为全市单亲特困母亲安排5万元专项资金,解决该群体的生活困难,促进就业和创业。
【法律维权】全市已建立各种形式的妇女法律援助联络点26个,初步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妇女法律维权网络。近5年来,市、区县两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妇女援助案件15506件,为10万多人次提供法律咨询,办理未成年案件2471件,案件办理满意率维持在99%以上。全市各类人民调解组织累计受理调解婚姻家庭纠纷4万多件,防止矛盾纠纷激化、“民转刑”案件和自杀事件1200多件。
全市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7638份,覆盖女职工41.22万人;责令用人单位为女职工补签劳动合同3.71万余份,为4.57万名女职工补缴社会保险0.53亿元,为0.98万名女职工补发工资0.78亿元。
【卫生医疗】 2006年以来,我市已为12.8万农村妇女免费进行“两癌”检查,患癌妇女跟踪治疗率达100%,妇女病检查率达95.1%。
2012年,我市产前筛查率98.66%,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6.92%,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的治疗补助时间从6岁延长至10岁,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2012年,为1.1万名农村孕产妇进行住院分娩补助,完成率137.32%;为1.7万名农村待孕妇女发放了叶酸,完成率136.95%;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均超过99%,阻断率达95%以上,全年未出生1名先天性梅毒儿和艾滋病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