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女性研修网 >> 课程汇总 >> 信息中心 >> 浏览文章

首位英国女博士-民国才女袁昌英

学习费用: 开课地点:
袁昌英醴陵人,中国近现代的女作家和教育家,从小出生于官宦家庭的她因为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她成为了我国第一位留学英国的女博士。
点击浏览下一页
十月二十八号,是袁昌英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日,在瞻仰这位文学巨子的同时,也倾听了袁昌英的身世浮沉。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说:袁昌英先生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在人文科学与北京大学比肩的武汉大学里,先生的名字如雷贯耳,她是武汉大学历史上最有名望最为美丽的教授。
 
这样一位与冰心、丁玲享有同等盛誉,美丽圣洁女子又是怎样成长的呢?
 
一八九四年秋天,袁昌英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袁雪安历任云南、湖南、山东、安徽等省财政厅长和湖南代理省长。是位思想开明、儒雅风流的民国官员。他见女儿生得眉清目秀,深为喜爱,取名:昌英。后见她生性豪爽,便将字呼为:“兰子”、“兰紫”。
 
袁昌英为家中长女,母亲相继生下了三个妹妹,均不幸夭折。在旧中国,“男尊女卑”是把无形的刀,袁昌英的母亲,无法忍受亲友的讥讽,抑郁早逝。袁昌英这朵秋绽的红莲,早早失去了碧叶的呵护。母亲的不幸及后来遭受的封建礼教直接影响了她。她的双脚被迫缠了放,放了又缠,变得有些畸形。这在她心灵深处,过早地播下了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奋发自强的种子。在还读不懂诗意的情怀,读不懂冷暖故事的年纪,她深深地爱上了书,爱上了书卷中那一抹淡淡墨香。
 
袁昌英幼时在家读私塾,那时的醴陵是教育质量最好的地方。稍长,随父亲到了上海,进入教会学校——中西女塾学英语。一九一六年,她留学英国,为需要迅速掌握口语,她在生活条件极其苛刻的环境中,闭门苦读,很快从中学跳入苏格兰最高学校——爱丁堡大学并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
 
她先后两度出国求学,结识了杨端六、周鲠生、李四光、张奚若、徐志摩等青年留学生。杨端六曾经是她父亲的得意门生,是位经济学家,中国商业会计学的奠基人。后来与她结为夫妻,相濡以沫数十寒暑。徐志摩与她有过怎样的交情呢?徐志摩的夫人张幼仪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二十年代初期的一个早晨,徐志摩对我宣布,今天晚上家里要来个客人,她是从爱丁堡大学来的一个朋友,我要带她到康桥逛逛,然后带她回来和我一道吃晚饭。那天我一整天都在打扫、买菜,准备晚餐。我时刻准备着接待他的情人,她正在英国一所大学里读书,我料想她一定会讲流利的英文。我很清楚地记得她的装束,一对玲珑般的大眼睛,头发剪得短短的,穿着一套毛料海军裙装,是位小脚新青年。张幼仪所描叙的女子正是袁昌英。袁昌英的女儿杨静远在母亲的日记读到与此相应的文字记载:“……我曾与人演戏时发生过一段子恋情,后来我用理智和意志将这些感情给镇压下去了……”是什么让这位追求“美”的精灵,在广阔的世界里,还能够守住一份简单的安稳,与杨端六不惊不扰地过一生!
 
或许,在她的眼里,容得下一个世界,却容不得一粒沙子。也或许,是她早已懂得,红尘千变万化,不过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与其追求浮云般的奢华,不如静守岁月,留一份质洁在人间。
 
她怀揣着满腔爱国之心飞回了祖国。走上了教学、翻译、创作的生涯。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各大学外文讲台上,默默耕耘,一站便是三十余年。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是袁昌英创作最为鼎盛时期,她博览西欧、北欧戏剧名著,吸取西方戏剧的精华,写出的戏剧有《孔雀东南飞》、《活诗人》、《究竟谁是扫帚星》、《人之道》、《结婚前的一吻》、《饮马长城窟》等等;专著《法国文学史》、《法国文学》等,她的代表作《游新都后的感想》被选入高中课本。
 
然而,往事已穿透百年时光,悲切朦胧,却不失真实。十年浩劫的运动摧毁了袁昌英和杨瑞六这对教学科研成就斐然的夫妻。无故蒙受“反革命”的罪名,一切成果功绩皆被抹煞。杨端六忍受着身心极度痛苦,最终熬不过岁月的摧残,于一九六六年初秋,他如一片萎谢飘零的黄枫叶,悄无声息地掉落了。被虐与自虐的运动却没有因此而收敛。善良、本色、年齿已暮的袁昌英遭到进一步迫害,一九七零年,她被当作“五类分子”,遣送还乡。她带着两口装满中外书籍的木箱,惜别了生活近40年的第二故乡——武汉。回到了醴陵,袁家老屋。
 
三年的乡间生活,没有磨灭袁昌英挚爱一生的翻译工作。她想重译《莎士比亚全集》,将老屋改名为“陋圆”。明月皎洁的夜晚,她手捧一册册线装书读得废寝忘食,如痴如醉;暮色低垂的黄昏,她则陷在老式藤椅里,燃上一支香烟吞云吐雾,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悲凉。
 
一九七三年四月二十八号,历经人间七十九年的袁昌英永远地停止了呼吸。这只由爱丁堡振翅,圣洁而归的孔雀用其特有的高贵、睿智与美丽演绎完了曾经或璀璨或孤绝的人生。《孔雀东南飞》、《山居散墨》《行年四十》是她留在世间不灭的经典。
 
其实除此之外,袁昌英本人就像是一本著作,虽然是一本著作,但是却非常的平易近人,而且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袁昌英本人就是上个世纪一道华丽的风景线。
来源:中国妇女新闻网